
有一部很励志的电影叫做《风雨哈佛路》■■■里面讲述了一名生活在纽约的贫穷女孩■■■父亲酗酒被送进收容所■■■母亲吸毒。
女孩8岁就开始乞讨■■■童年一直生活在贫穷和饥饿中。
在她15岁那年■■■她母亲因为艾滋病去世■■■在葬礼上母亲连一口像样的棺材都没有■■■女孩趴在母亲的棺材上■■■想着这世上最爱她的人离她而去■■■久久不愿起来。
她不想过着像她母亲一样的生活■■■于是她同命运抗争。
她用了2年的时间学完了4年的高中课程■■■为此她获得了一次免费去哈佛大学参观的机会。
在那里她真正在内心听到了一个声音■■■那个声音告诉她■■■她一定要成为该校的学生。
在入学论文答辩上■■■她用她的真诚❤朴实打动了校委员会的评委■■■同时在她申请了诸多份奖学金■■■终于有一个愿意以一等奖学金资助她上大学。
最终她用她的努力换来了当初的梦想■■■成为一名哈佛大学的学生。
花了这么多篇幅■■■讲这个女孩的故事■■■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很多时候所谓的努力■■■其实可能只是人家奋斗的底线。
成功的人■■■两类人最多■■■一种是经济条件好的■■■拥有高质量的教育■■■高端的人际关系■■■能获得更优质的资源。
另一种是家里特别贫困。
他们除了努力什么也靠不了。
他们能够做的只能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而相比之下■■■大部分人是介于两者的经济状况之间。
他们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可以给予帮助。
因而很多人稍稍努力一把■■■就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了。
可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奋斗只是别人奋斗的底线。
我们稍微加班一阵子■■■就觉得工作很努力了■■■但是别人根本都不把这当作加班■■■天天如此。
我们每天早上六点起来■■■还得瑟的在群里打个卡■■■但别人每天都五点起来■■■还坚持了好几年。
正如曾经有家公司在招聘宣讲会上说的:“我们的工作强度是你们很难想象的■■■而我们的工资待遇也是你们很难拒绝的。
”“如果你一晚上工作没睡觉■■■就不要提辛苦了■■■如果你连续好几天都没怎么睡■■■那还可以说有点辛苦。
”当然我在这里不是强调的工作要加班■■■而是说我们认为努力的天花板其实刚够到别人的努力底线。
我曾经认为有一段时间■■■是工作强度比较大的■■■那时候基本上每天都九十点钟回家■■■偶尔还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