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想到这是一本从党的一大带回来的书■■■想到这是一本省城党员叮嘱能够知道今后该走的路的书■■■刘良才还是坚持啃下来了。
此后的三个冬春■■■他带领党员和积极分子■■■在自己小院的北屋中■■■反反复复地读■■■努力把书中艰深的道理转化为更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更多不知路在何方的中国农民听。
书一页页地翻过了■■■字一个个地认全了■■■理一句句地悟透了。
刘集村的党员渐渐懂得了“大胡子”的话■■■他们从中学到了反抗■■■学到了斗争■■■学到了解放。
1928年■■■刘良才发动了打击地主豪绅的革命斗争。
斗争胜利了■■■刘良才却暴露了。
他因此无法在当地开展工作。
1931年2月■■■山东省委安排刘良才担任潍县县委书记。
远赴潍县前■■■刘良才最放心不下的是这本《共产党宣言》。
他预料到自己可能被捕。
这本书到底放到哪里呢?刘良才反复考虑■■■决定将其留在本村支部。
他亲手把这本书交给刘集村支部委员刘考文■■■郑重地嘱托他:“你要好好保存这本书■■■你要把它视为自己的生命■■■甚至比自己的生命还宝贵。
” 他还说了一句令刘考文终生难忘的话:“生为《共产党宣言》生■■■死也为它死。
”河北赵县老党员珍藏的入党誓词。
入党誓词向来强调党员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见证了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刘良才郑重的嘱托让刘考文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刘考文有时把它藏在粮囤底下■■■有时封进灶头■■■有时又转移到屋顶。
虽然几易藏处■■■谨慎的刘考文还是常常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他唯恐这本重要的著作在他手上出现问题。
1932年8月■■■广饶西邻的博兴县农民暴动被韩复榘镇压。
机警的刘考文敏锐地从博兴的局势预判敌人可能要镇压广饶县■■■他感到自己目标太明显■■■一旦敌人对刘集村动手■■■自己必定是敌人首先下手的对象。
他想到了同村的党员刘世厚■■■刘世厚平日里行事低调谨慎■■■忠厚老实■■■在农民堆里■■■一点都不扎眼。
就像当年刘良才把书交给刘考文一样■■■刘考文再次把书交给了刘世厚。
一切都如当年的交接一样郑重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