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不感到羞耻和痛心吗?1963年的兰考又是一个多灾的年份。
秋季多雨■■■粮食歉收■■■百姓清苦。
焦裕禄说:“在这大风大雪里■■■贫下中农住得咋样?牲口咋样?”他要求党员到群众中■■■与群众同甘共苦。
他说:“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
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谈道:“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1966年■■■正在上初一的习近平■■■在课堂上聆听了政治课教师朗读的人民日报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习近平几次泣不成声。
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努力■■■2017年■■■兰考县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兰考不仅成为河南省第一批脱贫县■■■也是全国第一批实现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
“乌纱算什么?百姓最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党史上■■■党为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故事不胜枚举。
王伯祥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
1988年农历腊月廿八■■■寿光县三元朱村支部书记王乐义■■■拿着一根顶花带刺的鲜黄瓜找到县委书记王伯祥。
这根翠绿的黄瓜给灰色调的万物萧瑟的严冬平添了一抹亮色。
王伯祥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他让王乐义把冬种黄瓜的技术学会用到寿光。
为了推广这种种植技术■■■王伯祥的破吉普车就没闲着。
经过不懈努力■■■寿光成了著名的江北菜场。
在这两年前■■■王伯祥被任命为寿光县委书记。
当时■■■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寿光农民生活基本上达到了温饱水平。
但是■■■农民手头仍然没钱花。
当时寿光有25万户■■■120万人口。
王伯祥默默地定下一个目标:要让25万户成为25万个“双万元户”。
他将目光投向了蔬菜经营。
但是■■■由于当时市场不发达■■■蔬菜种植具有很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