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位不敢上仓位■■■是盈利水平不行的重要原因。
客观的说■■■上面三个因素■■■导致很多投资者的收益率受到严重的损伤。
那么这些问题有解吗?当然有。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投资者心态放平和■■■投资者需要对一年百分之二三十收益率满意■■■而不是想着自己每周都能抓一个涨停板。
如果投资者愿意慢着变富的话■■■很多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经过筛选和考验的消费股和医药股■■■能够实现投资者的收益预期。
消费股和医药股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相关公司有品牌优势或者比较高的护城河■■■业绩能够稳健增长。
这些公司往往能很多年保持百分之一二十到二三十的增长。
二是消费股和医药股■■■现金流很好■■■应收账款很少■■■负债率很低■■■这意味着这些公司的经营很稳健■■■不太容易爆雷和猝死。
三是消费股和医药股的估值中枢相对稳定■■■估值上限和下限差距不会太夸张。
这些特征导致持有消费股和医药股的时候■■■投资者大概率能知道底限在什么地方。
所谓底限■■■就是公司的估值大致在哪个区间(估值跌到多少可能就不会再跌了)■■■公司的业绩大概在哪个区间(增长的最低值或者业绩下降的最大值)■■■公司有没有猝死和破产的可能(财务是否稳健❤业务模式是不是容易出问题)。
一个公司的股价=估值(市盈率)*每股净利润如果公司的估值和每股净利润的区间■■■很容易知道在什么水平■■■那么股价大概能跌到哪个位置■■■投资者心理是大概有数的。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就能拿的住股票。
拿不住股票■■■低位减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知道会跌到哪里■■■是因为恐慌。
谁还没年轻过?年轻的时候都喜欢刺激■■■喜欢流畅的曲线■■■喜欢高速的成长■■■喜欢快速的拉升■■■喜欢新概念。
消费和医药行业■■■常年不变的产品■■■常年不变的业务模式■■■既没有刺激的增长■■■也没有政策的大起大落■■■完全没有神秘和刺激■■■枯燥而无味。
成长股和题材股多爽啊■■■今天学习物联网和5G■■■明天搞个燃料电池和石墨烯这样的黑科技■■■动不动还能放大招搞个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几千的业绩增长■■■再或者还能搞出政策刺激和国家意志■■■妥妥有志青年的模样啊。
成长股和题材股固然很爽■■■做上了一两个月就可能百分之三五十甚至翻倍。
但这些股票波动大■■■行业变化大■■■业务模式变化大■■■定力不够很容易导致回撤■■■回撤就会导致复利效应受到损伤。
如果就是想长期稳定的赚钱的话■■■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业务模式稳健❤不太容易出幺蛾子的消费股和医药股是最好的选择。
消费股和医药股■■■业务模式稳健■■■利润持续增长。
所以即使遇到了熊市■■■也只是一次性的杀一下估值■■■杀完估值■■■利润持续增长■■■利润增长就把估值下跌的坑给填上了。
而这个杀下去的估值■■■到了牛市就又回来了。
所以熊市其实是建仓和加仓的好时机。
左侧加仓死人的情况■■■基本上是死在周期股和成长股上了■■■因为业务不确定性大■■■加完了发现基本面出问题了。
低位上够了仓位■■■靠业务模式的稳定性和利润的持续增长■■■对抗短期估值的波动■■■不盲目割肉避免本金永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