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来,从目前来看,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是一个带有自律性质的组织,“以前我们对游戏的管理都集中在版权❤批号和事后监管上,还有资质入门的监管。
现在把道德风险考虑进去,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道德风险,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
现在由网络道德委员会先判定道德风险,把‘强监管’用‘软监管’和事先的监管所代替,比较灵活,比较具有能动性”。
不过,朱巍也提到,目前评判的标准❤统一的工作机制❤人员的构成还不透明。
对于评判标准的认同,一方面,游戏涉及一个产业,游戏公司肯定有发言权;另一方面,家长也应该有发言权。
“这可以作为一种试探,但作为长期规制的话则要走正常的程序。
是不是许可?许可的话是不是符合行政许可法?有没有标准?有标准的话,行业协会或者有关部门是不是应该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人员的构成是不是应该透明”?能否拯救网瘾少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呈低龄化趋势。
2018年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量高达7.72亿,其中,19岁以下网民有1.77亿,占比22.9%。
在今年5月30日召开的“安全上网,守护健康——青少年网游沉迷危害与对策”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分析了广东一个孩子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被家人没收手机而要跳楼的案例。
李玫瑾说,网络游戏完全不同于网络出现之前的任何一款游戏,网游制造者精心设计各种与网络有关的游戏,很多都有在网上持续时间的要求。
同时,针对玩家在现实中屡屡受挫的心理,在游戏中给予满足,让沉溺其中的人不再感受时间的难熬❤不再感到无所事事或一事无成。
“网游几乎成为一种精神鸦片,令许多面临现实烦恼的人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大龙同样认为,网游是一种电子海洛因,不仅在心理上,而且在身体上对青少年是一种摧残。
有专家认为,网络游戏的设计机制非常容易让自制力弱的青少年沦陷。
与此同时,刺激性的内容也经常让青少年在大呼过瘾中沉迷。
那么,网络游戏道德委员能对此有所作为吗?“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的成立,从一般的层面上来讲是要加强对网络游戏全面❤综合和深入审核的一个具体举措,实际上也和目前社会反响比较强烈的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说,成立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是国家层面履行给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承诺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我国近两年呼声比较高的要解决网络游戏沉迷这一社会问题的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回应。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也对记者说,目前我国网络游戏最主要的问题是部分网民过分沉迷游戏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学习❤工作和家庭等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
因此,网络游戏的市场规范重点要做的是还原游戏自身的娱乐本质,建立起有效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
在刘德良看来,道德风险,是指有悖于主流道德观的游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