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马里奥制造2》里面的交流平台一样■■■制作者上传作品■■■玩家体验后表达感想■■■只不过一个是官方搭建的■■■另一个是玩家自发组建的。
《RPG制造大师》让不少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创作的快感■■■对同人游戏甚至是如今的独立游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可以看到■■■创作与交流■■■一直是不少用户的一个显性需求。
如果是“大神”级别的玩家■■■当然可以自立更生■■■即便游戏内没有提供创作模式■■■也可以凭借自己超俗的技艺制作各种各样的MOD■■■但对不少普通玩家来说■■■即便他们有创作热情■■■也难以说服自己去学习MOD制作的相关知识。
更何况制作MOD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已经完全脱离了一般玩家对玩游戏的理解范畴。
而用游戏自带的编辑器来制作游戏■■■无疑为所有玩家都提供了一次机会。
只不过■■■过往许多搭建了“创造模式”的作品■■■普遍都还有着相当的上手门框和实操难度■■■而且缺少完善的交流平台■■■注定是看热闹的人会更多一些。
如何降低上手难度■■■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并提供完善的交流机制■■■是创作模式发展的一大难点。
如今■■■不少游戏如《守望先锋》等都在尝试加入建造模式■■■用尽量简易的操作模式和制作逻辑■■■让玩家能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续游戏的热度。
让用户参与创作的模式正在不断地发展■■■也许未来■■■这将会成为游戏的一种常规功能。
你说的这个创作模式■■■它赚钱吗?如果能让玩家心甘情愿的帮你拓展内容■■■产出的内容还能产生收益■■■这种“无偿的劳动力”是不是听起来极具诱惑力呢?拥有《上古卷轴》和《辐射》系列的Bethesda ■■■就曾打过玩家创作者们的主意。
B社旗下的《上古卷轴》等作品■■■凭借玩家们制作的MOD一直有着非常高的热度■■■甚至MOD已经成为了B社作品的一个关键词。
面对着丰富的MOD资源■■■B社一直想要推进“MOD收费”的商业模式■■■但过程非常不顺利。
早在2015■■■《上古卷轴5》在Steam上就曾经实施过MOD收费■■■但是由于玩家的强烈不满■■■导致没过多久MOD收费政策就被取消。
2017年B社再接再厉■■■发布了整合官方与玩家创作的同人MOD平台“创造引擎俱乐部”■■■玩家可以用B社点数来购买MOD。
尽管B社表示■■■创造引擎俱乐部中的内容都必须是专门创作的■■■现有的MOD不会被用来收费■■■但这次的尝试仍然未能得到大部分玩家的认可。
玩家对于B社MOD收费的看法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吃相难看”的问题■■■玩家认为MOD定价不合理且缺少优质的内容■■■往往一些换皮装备就能卖成高价■■■而且对于创作者的高昂抽成也非常不人性化。
《辐射4》的完成度和bug问题难以让玩家满意■■■而B社迫不及待的推进MOD消费平台搭建■■■不由不让玩家想质疑其脸皮的厚度。
MOD的制作有着相当的工作强度■■■玩家为了爱可以做任何事■■■但当官方以版权的理由将“创作权”控制在自己手上时■■■就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龃龉了。
毕竟玩家参与创作只是为了好玩■■■可不是真的想当“打工仔”。
那么《马里奥制造2》作为一款买断制游戏■■■就再没有设置消费点么?倒也不然■■■购买了游戏固然可以进行游玩和创作■■■但要加入创作交流平台■■■上传或者下载关卡■■■就必需先购买任天堂的会员资格。
如果不是会员■■■那就只能孤独的自娱自乐了。
主机商提供网络服务■■■需要玩家付费成为会员并不是什么少见的操作■■■但《马里奥制造2》的创作交流平台无疑比云存档和网络对战等基础功能更具吸引力■■■玩家很可能因此而充值成为会员并养成习惯。
任天堂没有把单独的关卡标上价格■■■而是贩卖游乐场的入场券■■■不单《马里奥制造2》收获成功■■■还能额外收获数目可观的会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