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苏州博物馆文创负责人蒋菡告诉新京报记者。
最能体现苏州博物馆风格的文创产品当属2013年问世的“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种子”■■■这一产品源自苏州博物馆内一棵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亲自栽种❤有500年历史的紫藤树■■■这是其他博物馆无法模仿的“绝版”产品。
蒋菡告诉记者■■■这一产品最初只是一个“伴手礼”。
“当时有一个针对文徵明的主题展览及研讨会■■■我们想做出一款具有纪念性质的伴手礼■■■正好馆里有这样一棵树■■■我们就想能不能把它的种子采集下来送给研讨会的嘉宾■■■这样既是礼物■■■又有对文徵明的致敬■■■象征文化传承的意义■■■多出来的再做销售。
”这款产品由三枚紫藤树种子以及印有文徵明形象的洒金宣纸样式组成■■■此外还附有一个种植方法说明。
“这一产品从构思到实现花了很复杂的过程■■■你别看只是三个种子装一个盒子■■■但其实很复杂。
比如种子需要在天气适宜的时候采摘■■■同时还要把它带的果荚进行脱水处理■■■最后筛选饱满的种子■■■再自己尝试能否成功出芽;包装为了体现文徵明的特色■■■准备采用宣纸■■■但宣纸太弱■■■我们专门从韩国进口了仿洒金宣纸的材料■■■封条也是文人印章的颜色。
从构思到尝试再到真正实现■■■需要很用心。
新京报记者在一个2015年的网购链接中发现■■■该产品售价18元。
“有人觉得‘你们卖100都不算贵’■■■但我们不想给人赚取暴利的感觉■■■只收了工本费■■■当然现在价格已经涨到24元了■■■主要是韩国的进口包装材料太贵。
她表示■■■目前文创产品的生产销售都由博物馆下面的一家子公司负责■■■这个子公司自负盈亏■■■从制作到文创产品的定价完全根据市场来■■■获得的利润再用于文创的再创作。
“我们有网店也有实体店■■■不过大部分收入还是来自线下。
”苏州博物馆官网信息显示■■■2008年5月■■■苏州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与苏州市文化经济发展总公司合作成立苏州市博欣艺术品有限公司以运营苏州博物馆文创工作。
工商信息显示■■■苏州市博欣艺术品有限公司注册时间为2009年■■■经营范围包括预包装食品❤文化艺术品❤百货等。
根据苏州博物馆官网■■■2013年至2015年■■■苏州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额实现了翻倍增长■■■2015年销售额达706.6万元■■■2016年销售额达900万元。
其中淘宝网店销售额60万元■■■相较2015年同比上涨128%。
2017年■■■苏州博物馆承接参观游客240万人次■■■文创产品销售额达到1400多万元■■■几乎每年都有40%到50%的增幅。
“其实一开始我们是没有部门的■■■老博物馆以前没有文创概念■■■就一个小卖部■■■这个小卖部属于博物馆的三产■■■归属博物馆办公室管理。
只有两个人■■■一人管仓库■■■一人管设计。
慢慢我们有了文创的意识后■■■馆里比较重视■■■独立组建了一个班组■■■慢慢人手扩充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