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配合中央媒体做好此次主题采访活动■■■甘肃日报将“记者再走长征路”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大宣传的一项重点任务■■■组建全媒体报道小分队■■■在跟随中央媒体采访的同时■■■对红军长征在甘肃走过的其他重要地方❤发生过的重大事件进行延伸报道■■■走进红军长征的历史深处■■■探寻革命先辈血与火的红色事迹■■■身体力行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坚定信念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白德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长征星火耀陇原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资料图静宁县界石铺毛泽东住居旧址 孟捷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红军长征经过的会宁县青江驿 孟捷达拉河水静静流淌■■■河边石壁上的木栈道是人们游览观光的一道风景。
如果没有人讲述■■■很多人并不知道■■■红军当年正是踩着脚下的这条木栈道进入甘肃■■■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陇原大地。
腊子口■■■那道狭窄的天险隘口■■■两面都是悬崖峭壁。
伫立远眺■■■似乎能感受到当年红军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
在哈达铺“义和昌”药铺里■■■早已没有了中草药的味道■■■但四周却弥漫着一种信仰的力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通渭县文庙街小学空旷的操场上■■■风轻轻地穿越时间■■■将毛泽东首次朗诵《七律·长征》的豪迈带回到了这里。
笔直高耸的会师塔下■■■不断汇集着前来瞻仰的人们。
他们凝神瞩目■■■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在陇原大地上■■■醒目的红军长征标志■■■正是那段伟大历史的坐标。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红军长征的星火■■■将陇原照耀得更加明亮。
信 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然而■■■长征路并不平坦。
在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留在刻骨铭心般的历史记忆里。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的正是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1935年9月■■■甘南迭部县的大山深处■■■阴雨连绵■■■正如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样严峻❤压抑。
为了防堵红军的大会合■■■蒋介石在甘肃境内设置了松潘至腊子口■■■天水至陇西❤临洮■■■静宁至会宁■■■隆德❤平凉至固原等数条封锁线■■■约二三十万人。
党中央率领一❤三方面军北上后■■■张国焘却强令四方面军掉头南下。
一❤四方面军各处南北■■■失去了相互配合的可能性■■■一方面军势单力薄■■■革命几乎失去了方向。
在生死存亡的关头■■■1935年9月12日■■■党中央在达拉乡高吉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俄界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
13日清晨■■■党中央还在村口的两棵大白杨树下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说明了采取新战略方针和迅速北上行动的必要性■■■并向全军发出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明确了长征继续北上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