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量子波速读的玄乎程度差不多■■■脑立方靠着“蒙眼辨色”❤“七天成诗人”❤“过目不忘”等课程■■■三年间就在全国发展了120多个教学点■■■学生上万。
直到总部被一锅端■■■很多完全不懂教育❤跟着风口投资的加盟商■■■才承认他们只是靠“入会-加盟-拉下线”的形式做学校。
这些培训机构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课有多可笑吗?答案其实很明显。
去年■■■绍兴某家长上《1818黄金眼》节目爆料说■■■自己花了三万多■■■给孩子报了一个“蒙着眼睛就能识字”的培训班。
为了替“觉得自己被骗了”的家长讨回公道■■■记者采访了里面某位培训老师■■■在回答蒙眼识字究竟是什么原理的时候■■■她磕磕绊绊地解释“是物理学的量子纠缠■■■还有光的波粒二象性”■■■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
显然■■■这位老师的不自信也有情可原。
毕竟连主攻量子物理方向的浙江大学教授■■■谈到这个问题都不禁发笑:“怎么可能呢”❤“如果把一些不能理解的地方都归结到量子上■■■那还要科研干什么呢?”可对量子本就一窍不通的大忽悠们■■■显然没那么大的道德压力了。
就这样■■■各种号称培养神童的伪科学被打了一次又一次的脸■■■监管部门盖章“虚假宣传”也有无数回了。
举凡稍微有点儿生活常识的普通网友■■■都能看出其荒谬之处■■■可依然有一茬又一茬的人上赶着受骗。
在网友的亲身经历里■■■甚至有很多一线城市■■■高学历❤高收入的家长踏进圈套。
这一方面■■■和家长们抗拒不了“两分钟就能完成一本书的阅读■■■你的宝贝可能要一周”的怂恿有关。
当焦虑逐步渗透向整个社会■■■少有家长能逃脱好胜心的追赶。
另一方面■■■这些神棍培训的伪装也确实足够花里胡哨❤让人难辨真假。
宣传的时候■■■往往是一串拗口的“科学术语”■■■再加上“神童”的现场表演■■■最后再祭出什么诺贝尔得主❤丹麦博士❤牛津剑桥的教育理论■■■怎么不明觉厉怎么来。
反倒是付完钱之后■■■连家长想要想要亲自体验一把神奇感知都不被允许■■■原因是大人看不到量子■■■只有小孩才能做到:“超能力只存在于孩子身上■■■等过了18岁就没用了■■■更何况你都40了。
”换句话说:那些想要学会量子波阅读❤以应付期末考试的废柴大学生■■■就死了这条心吧。
再换句话说■■■比起瞒过成人■■■让辨别能力差的未成年人跟着一起忽悠自己的爸妈■■■可就容易多了。
比如有的蒙眼辨色的卡片■■■靠的是纸张不同的味道;有的则是赤裸裸地教孩子们偷看。
孩子花了家长的钱上学■■■不敢告诉他们自己什么都没学到■■■偷看后还会受到培训老师对作弊视而不见的奖励■■■自然就肆无忌惮。
可背后一个更可怕的逻辑是——骗钱事小■■■如果以教孩子超能力为幌子■■■让他们产生了“投机取巧才能得到外界掌声”的心理■■■影响了最基本的是非观才叫事大。
03这年头■■■连骗子都没有创新精神了就这样■■■在培训机构❤稚嫩孩童❤无知家长的合力下■■■“皇帝的新衣式”的自我欺骗越来越多■■■倒也展示了人性的一个共通之处——没有一个父母愿意太快承认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从而放弃“速成神童”的可能性。
事实上■■■“神童崇拜”这件事儿在中国早就流行多年了。
早在1979年■■■《四川日报》就曾报道过一场轰动全国的新闻■■■说当地有一名有“耳朵识字”特异功能的儿童■■■并添油加醋称“人类生物学又增加了新的研究内容”。
导致报道一经发布■■■就引来了全国人民的瞩目。
与此同时■■■一些人也宣称自己家孩子拥有特异功能■■■水越搅越混❤事越闹越热。
1980年■■■“耳朵认字”的四川少年成为《自然杂志》封面人物后来■■■教育家叶圣陶撰写了两篇文章■■■尖锐的批评家长们对迷信的趋之若鹜■■■认为“特异功能迷”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可这个早在40年前就被推翻的伪命题■■■在各种煽动性极强的商业口号下■■■依然熊熊燃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