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还跟他签过网游协议书,也没用。
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心理咨询师彭鑫看来,沈雪儿子的变化,并非个例。
“目前在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因素中,游戏成瘾已占到82%的比例,网络游戏已经是青少年面临的主要网络危害。
5月30日,在“安全上网,守护健康——青少年网游沉迷危害与对策”研讨会上,家长❤教师❤专家都表达了对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忧虑。
研讨会上,8位权威专家在联合发布的倡议书中建议,加强政府管理,健全监管机制,制定保障青少年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网络游戏的审批制度,从源头和机制上解决青少年网络沉迷的问题。
首次接触网游年龄呈低龄化趋势如今,如何解决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已经成为沈雪和她朋友的共同话题。
“我朋友的孩子,偷偷使用家长手机的微信支付,给《王者荣耀》游戏充值,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把银行卡上的7000元花光了。
我朋友给腾讯游戏客服打电话要求退款,被拒绝。
”沈雪在研讨会上讲述了自己朋友的遭遇。
对于沈雪的无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校长张曙光也很苦恼。
“教育部下发紧急通知后,学校很快就转发给了全体家长。
一直以来,学校都很重视对学生沉迷游戏的教育和引导,但在和家庭配合引导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家长把给孩子买游戏皮肤作为奖励。
如何解决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这个问题,学校也很困惑。
4月24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中小学校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重点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
在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少先队总辅导员张海波看来,教育部专门就网络游戏下发紧急通知,可见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力度,也表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形势十分严峻。
而这种严峻形势,并不区分城市和农村。
“我在参加研讨会之前,刚去了广东一个留守儿童学校调研,我想带领这些学生做游戏时,问他们喜欢玩什么,他们说要玩‘吃鸡’(一款射击类网络游戏)。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大龙到山东临沂的偏僻山区调研时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玩网络游戏,手机都是他们在外打工的父母买的,爷爷奶奶平时既不会管也管不住。
“在北京某民办小学,一个35人的班级中,有15人玩《王者荣耀》游戏。
”王大龙直言,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青少年都很难抵挡住网络游戏的诱惑。